[好物] 英國公立醫院生產待產包 Hospital Bag

好久沒發新文了,因為這段期間,秘密客我跑去生了一個小孩😂😂

英國的醫院會建議孕婦在34-36週時開始準備待產包,我自己的經驗是最好在30週時就開始準備,因為有些東西取得需要一些時間。我照著醫院給的打包清單,加上我上網看了其他媽媽的分享,自己加上了一些覺得需要的東西,包了一個超大箱!我一直覺得我over-pack,但我也在英國的公立醫院生產的媽媽朋友卻覺得還好。自生完之後我就想要寫一篇文章,來review 一下到底有什麼是真的有用到,又有什麼是沒用的。

生產情況--
週數:39
生產方式:自然產
藥物介入:催生藥/pethidine止痛針
特殊情況:妊娠糖尿病/甲狀腺亢進/英國正值COVID-19高峰期

廢話不多說,先來看一下我當初打包的待產包裡有什麼:


內容物清單:

待產時
  • 點心:cereal bars、來一客(打算生完之後第一餐就吃這個)、筷子
  • 補水:椰子汁、寶礦力水得粉
  • 帶吸管的水杯
  • 生產服
  • 護唇膏
  • 手機(音樂和冥想的playlist事先設定好)、iPad、充電器
  • 拖鞋
  • 臉部清涼噴霧
  • 焦慮急救軟糖、飛機膏、精油棒
  • 比基尼
產後
  • 睡衣兩套
  • 罩衫
  • 孕哺內衣
  • 溢乳墊
  • 成人紙尿褲
  • 盥洗用品
  • 吹風機
  • 牙刷、牙膏
  • 衛生紙
  • 矽膠集乳器
  • 會陰草本噴霧
  • 會陰藥用清涼濕巾
  • 羊脂膏
  • 枕頭
  • 睡眠噴霧
  • 回家時穿的衣服
  • 眼罩、耳塞
  • 襪子
  • 毛巾
  • 枕頭
  • 深夜食堂漫畫
寶寶用
  • Baby Gros 長袖長褲包屁衣四件
  • Vest 短袖包屁衣四件
  • 帽子、手套
  • 尿布、尿布袋、屁屁膏
  • 清潔棉花
  • 橄欖油或嬰兒油
  • 口水巾、紗布巾
  • 外套
  • Swaddle
  • 汽車座椅、雨遮
爸爸用
  • 睡衣
  • 換洗內衣褲
  • 換洗外衣
  • 盥洗用具、牙膏、牙刷
  • 頸枕
  • 毛毯
  • 手機、iPad、充電器
由於我在懷孕前就有長期的甲狀腺亢進問題,醫生當時就提過如果甲狀腺在懷孕期間發作,有可能會影響寶寶在胎盤內的生長,也許會需要催生,幸好這件事情沒發生。但不幸的是,因為家族的強大基因(我的爸爸、奶奶、外婆都有糖尿病),我在孕期被診斷出妊娠糖尿病。大部分的孕期中,我都能很成功的以飲食控制血糖,但隨著孕期到了尾聲,血糖因為賀爾蒙變得越來越難控制,加上孕期到了最後全身都不舒服,完全沒辦法運動,只好以服血糖藥來控制。經過醫生的評估後,認為在39週的時候催生對寶寶和我來說最安全。

通常醫院會建議一般的產婦在陣痛到達每四到五分鐘一次,一次接近一分鐘的時候才要去醫院,但催生不同,要在醫院安排的時間到醫院催生待產。由於每個人對於催生藥的反應不一,有些人要在醫院待到三四天,所以醫院建議我把東西帶好帶齊。而且我和醫院預約了一間產後能住24小時的單人病房,爸爸可以過夜,只是沒有提供枕頭毛毯。於是... 我們三個人的東西,莫名其妙就變成那麼大一包了😅 

到了醫院後,醫院當天宣布除了產婦以外,任何人不得進入院內,爸爸們只能在產婦進入active labour(大約是開4cm後)才能進入產房目睹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寶寶出生後,爸爸們也要離開醫院,讓產婦和寶寶繼續在醫院裡恢復。意思就是... 爸爸用的那一個部分,現在全部無用!

我的產程算非常快速!早上10點入院,做一系列檢查,大約下午2點半塞催生藥,沒想到我可能體質特異,還是對催生藥的反應特別好,我竟然在晚上11:47就生了!連我在birth plan上唯一要求的無痛都來不及打(結果真的很痛!)... 所以傳說中催生要等很久,等個三四天都有可能的情況並沒有發生在我身上。而我的產程雖然有點驚險,但母子均安,而且恢復過程算是很順利,被醫院定義為低風險產婦。通常英國的醫院會讓低風險產婦在生產完後的約六小時後就可以出院,但因為我產前有妊娠糖尿病,我和我的寶寶都必須要通過血糖檢測才能出院,所以稍微拖延了一下時間。原先我的計畫是住我預定的24小時的單人房,等到休息恢復後再出院。但在COVID-19的肆虐下,我實在是不想在醫院久待,於是在全部檢查都結束後,隔天晚上約8點鐘出院。

以我的狀況來說,我真正用到的東西其實沒有我想像中的多,我確實是over-pack了!我們就來一項一項檢視到底有什麼真的是好用、必用,又有什麼是完全沒用到,可有可無的。

綠色:好用,必帶!
橘色:可有可無
紅色:完全沒使用到
黃色:說明

待產時

  • 點心:cereal bars來一客(打算生完之後第一餐就吃這個)、筷子 (點心真的很重要,因為要保持體力,但醫院的東西份量小又難吃,而且不到用餐時間並不會另外供給食物。能夠長時間釋放能量的cereal bars很重要。來一客的話根本沒吃到,因為生完後自己一人,沒人幫我去泡... 唉!)
  • 補水:椰子汁、寶礦力水得粉 (其實一直喝水就好了,這兩樣可有可無,端看個人喜好)
  • 帶吸管的水杯 (這個太重要了!一定要帶吸管,這樣就算躺在床上也能輕鬆喝水)
  • 生產服  (我買了朋友推薦的醫院生產服,前面有扣子可以打開親餵,後面也有扣子可以打開打無痛。我在待產的時候換上,確實滿舒服的。但生產的時候助產士建議我換掉,拿了醫院的手術服讓我穿上,因為怕污血會弄得到處都是,所以我覺得可有可無。)
  • 護唇膏 (必須帶!不知道為什麼生產時嘴巴很乾,需要常常補)
  • 手機 (音樂和冥想的playlist事先設定好)iPad充電器 (手機還是必要,但陣痛的時候完全忘記手機裡有playlist這種東西... 不過我倒是從頭到尾用iPad跟在家裡的枕邊人FaceTime,直到他來醫院。充電器一定一定要記得帶!不然視訊會中斷,枕邊人怎麼知道妳有多痛?😂)
  • 拖鞋 (在醫院裡的時候穿,上下床去廁所,或者是在陣痛與陣痛中間去走走時都很需要)
  • 臉部清涼噴霧 (太痛了完全沒想到用😂)
  • 焦慮急救軟糖、飛機膏、精油棒 (一樣是痛到根本無暇理會這些好物)
  • 比基尼 (原本想要在打止痛前用水中減痛,但那天有浴缸的那間產間沒空,所以比基尼也是完全沒用上)
產後
  • 睡衣兩套 (其實一套舊型,後來我穿著原先帶去的生產服當睡衣,我覺得可有可無。就算完全沒帶睡衣,若不介意,穿著醫院的手術服也行)
  • 罩衫 (醫院裡太熱,完全沒穿到)
  • 孕哺內衣 (一開始嘗試親餵時嚐到什麼叫做痠痛的乳頭,還是得穿內衣,否則乳頭與衣服摩擦真的很痛!)
  • 溢乳墊 (一開始根本沒奶,沒東西溢,根本沒用😂)
  • 成人紙尿褲 (必!需!帶!這是我所有的物品裡面帶的最值得的!醫院原先給的清單是要我們帶舊的大件內褲和產婦用衛生棉,但很多人因為不想弄髒內褲,會改帶免洗褲。可是剛生完後惡露的量很大,產婦用衛生棉雖然非常厚,但總是覺得沒辦法完全包覆。尤其是會陰有撕裂傷或是被剪開的,有縫合的傷口,用產婦用衛生棉會一直摩擦到,非常不舒服。免洗褲原先就已經不符合自己的身型了,在這種量非常大的非常時期,用了根本就是對外露提出邀請。成人紙尿褲一件完全解決需求!我剛生產完就換上了成人紙尿褲,床上的產褥墊完全沒有露出的痕跡,乾乾淨淨!我自己是買Always的discreet系列,大家可以針對自己喜歡或習慣的品牌去購買。)
  • 盥洗用品 (我剛生完時已經差不多午夜,沒有立刻洗澡,隔天到晚上就回家了,所以盥洗用具沒用到)
  • 吹風機 (同上)
  • 牙刷、牙膏 (隔天早上有刷牙,牙刷牙膏還是必須)
  • 衛生紙 (我不知道為什麼醫院給的清單要我們帶衛生紙,醫院裡很多很多衛生紙和紙巾可以使用啊...)
  • 矽膠集乳器 (一開始沒奶,所以沒用到這個。不過矽膠集乳器對於要親餵或是只有買單邊擠奶器的媽媽來說是很棒的工具)
  • 會陰草本噴霧 (這是拿來噴會陰傷口的,會讓傷口短暫有清涼感,減緩不適,但我覺得當下效果有限。之後月子中傷口癒合期間有騷癢感的時候用更舒服一點)
  • 會陰藥用清涼濕巾 (同上)
  • 羊脂膏 (雖然沒奶,可是在嘗試親餵時乳頭還是會痛,擦上羊脂膏後真的會比較好一點)
  • 枕頭 (雖然我在醫院沒什麼睡,但醫院的枕頭通常很爛,就算沒什麼睡還是帶自己平時習慣的枕頭會比較舒服,畢竟趁寶寶睡的時候還是能睡就睡吧!)
  • 睡眠噴霧 (完全沒用到,幾乎沒睡,睏都睏死了,不需要噴霧就能睡著)
  • 回家時穿的衣服 (其實跟入院時穿同一件佯裝,比較方便)
  • 眼罩耳塞  (我覺得眼罩很重要,醫院裡幾乎隨時都有光,戴著比較好睡。耳塞沒用到,因為隨時要聽寶寶的聲音)
  • 襪子 (完全沒用到,醫院會給防血栓的壓力襪)
  • 毛巾 (因為沒洗澡也沒用水中檢通,所以也沒用到)
  • 深夜食堂漫畫  (醫院要我們帶自己的娛樂,因為很多人塞了催生藥後是24hr才有反應。只是我不痛的時間都在跟枕邊人視訊,開始陣痛後什麼都看不下去了...)
寶寶用
  • Baby Gros 長袖長褲包屁衣四件 (因為我們待的天數短,我只用到兩件。但如果寶寶在學習喝奶的時候一直吐奶,四件真的會需要)
  • Vest 短袖包屁衣四件 (同上)
  • 帽子手套 (帽子出院時有用到,手套沒有)
  • 尿布尿布袋屁屁膏 (醫院建議第一週不要給寶寶使用任何產品,所以屁屁膏沒用到)
  • 清潔棉花 (第一週不使用任何產品,包括濕紙巾,因為難免有添加物,所以清潔屁屁時只用棉花和溫水)
  • 橄欖油或嬰兒油 (沒用到)
  • 口水巾紗布巾 (口水巾沒用到,他太小了還不需要,但紗布巾我只帶了兩條,後悔沒多帶,餵奶的時候很好用)
  • 外套 (其實出院那天天氣不會太冷,完全是帶著滿足媽媽的心)
  • Swaddle (睡覺時被醫院用毛巾包緊緊的,swaddle也完全沒用到,但帶著我覺得算滿安心的,要是醫院沒東西包,swaddle就派上用場)
  • 配方水奶 (這太重要了!我一生完後根本沒奶,skin to skin了好久,嘗試親餵了好幾個小時就是不成功,此時還是要餵配方奶才能避免黃疸,雖然後來還是有點黃疸,所以回醫院照燈...)
  • 汽車座椅、雨遮 (必備,沒有汽座的話,醫院不會讓你帶寶寶回家。而因為疫情影響,寶寶沒辦法戴口罩,於是我把推車的雨遮拿來遮在汽座上)
爸爸用 (因為爸爸只能在寶寶出生時進醫院,所以這裡的東西完全沒用到)
  • 睡衣
  • 換洗內衣褲
  • 換洗外衣
  • 盥洗用具、牙膏、牙刷
  • 頸枕
  • 毛毯
  • 手機、iPad、充電器

寶寶出生後真的令人手忙腳亂,尤其是像我一樣是第一胎的新手媽媽。生產後的很多情況在生產前完全想不到,醫院的antenatal class也不會提到。我建議大家在生產前多做功課,狀況來的時候才不會慌了手腳。截至目前為止,我當媽媽當了兩個禮拜又五天,學到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學習放下堅持,如果自己原先的計劃行不通,就盡量嘗試其他行得通的方法,怎麼舒服就怎麼辦,不需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然後這篇文,我整整打了一個禮拜才打完!一個禮拜!!!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英國信用卡] 旅英生活必備信用卡上集:American Express Preferred Gold Reward Card

[好物] Away 行李箱--City break最棒的行李箱!